【从朋友圈微商看目前社交平台的现状】朋友圈社交

-->

自从有了微商这个概念,微信朋友圈中就被各类代购、链接分享刷屏占据,我努力分辨出朋友真实而又富有情感的信息,一次两次可以,但是时间一长我也觉得看花了眼。

还记得上大学的时候,那时候微信还没出来,最火的当仁不让的是校内网,后来改名叫人人。那一年,全班上下基本上都在校内网上开辟了账号,各路大神争相表现文艺细胞,晒美照,发状态,写日志,人人都以获得点赞和朋友的回复为荣,那气势恰如朋友圈刚兴起的时候。

那些年,你总能在人人上找到许久未见的老同学;那些年,你总能在人人上找到心中倾慕的女神;那些年,你总能在人人上无数次回眸爱与被爱的人;那些年,你总觉得人人就是国内的facebook。时隔多年,再次登上,除了依然卡顿之外,已难以寻找朋友活跃的痕迹。

我们来回忆一下时间节点,是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远离了人人网?首先,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,上人人网的频率越来越低;其二,人人网开始出现了烂大街的公众号,满世界的刷屏,挤压了普通用户信息的展示空间,只给用户一种错觉,就是人人网的世界只剩下机器的刷屏,我的朋友、我的同学都已不在上了;其三,微博、微信的兴起,极大的分流了人人网的人气,当一个固步自封还在自毁长城的事物碰上了处在上升期的新兴事物,那只有为他人做嫁衣的命。那些年还没有微商,如果那些年已经有微商了,那人人网微商我觉得死得更快。

再看当今微信朋友圈,公众号信息分享的刷屏,微商的刷屏等已然占据了朋友圈大量的空间,店家还都是很好的朋友,还真不好意思屏蔽。笔者觉得,社交属性与电商属性的结合固然是好,但是当电商属性严重影响社交属性,并使得普通用户的使用体验大打折扣之时,也就是用户开始撤离朋友圈之时。当用户选择取消公众号关注,关闭朋友圈,只保留基本的通讯功能,那腾讯的社交电商对这个用户来说就基本歇菜了。

至于如何保障普通人的用户体验,笔者也大胆提一个建议,朋友圈的信息发布应当有上限次数,通过限制次数来保障良好的用户体验。对于原创的个人的内容,微信应当鼓励发布,对于转发、微商内容等,微信应当加以限制,你得明白你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,留住用户才有可能。

至于网上有流传的另开一个购物圈,笔者真心觉得是鬼扯淡,微商之所以火爆是因为社交属性和电商属性捆绑销售,而一旦撇开社交属性,单独去提电商属性,那对我们普通用户来说,我干嘛不去天猫和淘宝?